4月9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廖伏树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一线,随堂听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位教师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优势,将抽象理论具象化,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实现了政治性、学理性与生动性的有机统一。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把“理论逻辑”转化为“生活逻辑”。通过创新呈现方式、注重互动参与,让理论教学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释疑又解惑,切实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课后,廖伏树与授课教师就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并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廖书记强调,思政课程建设应当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深入挖掘本土特色产业资源作为教学案例。他指出:“以往学生对宏观政策的理解存在距离感,但通过解析改革实践在泉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应用,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政策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联系,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委领导深入课堂,既是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也是对教师的鞭策。我院将持续推进“以评促教、以教促研、以研促改”的良性循环,着力打造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金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