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中华传统文化研习社于6月17日在新教209举办“螺钿流光里,巧手承文脉”中华传统文化DIY螺钿活动。

活动现场,社团负责人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螺钿工艺的悠久历史、独特制作方法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从商周时期的起源,到唐宋时期的鼎盛,再到明清时期的精湛工艺,螺钿工艺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利用贝壳天然色泽与纹理,在器物上镶嵌出精美图案,达到 “点螺成画”的艺术效果。
在DIY环节,社团负责人为每位同学分发了制作螺钿胸针的材料包,里面有五彩斑斓的贝壳碎片、胸针底托、镊子、胶水等工具。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挑选贝壳碎片,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构思,将它们精心排列、粘贴在胸针底托上,大家相互交流、互相帮助,遇到困难时,社团负责人都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枚枚独具匠心的螺钿胸针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这些胸针色彩绚丽、造型各异,每一枚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创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此次非遗螺钿DIY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了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中华传统文化研习社将继续挖掘和引入更多优质的非遗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校团委 中华传统文化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