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经贸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经贸 > 正文
    教师节专版 | 师说职业教育
    时间:2024-09-10 09:10 点击:

    2024 / 媒体经贸
    立德树人 德技并修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推出特别专版《师说职业教育》。




    以五种理念



    创“德技并修”育人新路径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廖伏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针对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学院党委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方向管大局带队伍保落实,坚持以“事业重于职业、敬业深化专业、激情调动才情、理想指导念想、集体提升个体”五种理念,涵养广大教职员工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并将它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是以“事业重于职业”为遵循。学院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求全体党员将所从事的工作、所履行的岗位职责上升到“做事业”的高度,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把教育情怀融入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中,形成“人人是育人之人,时时是育人之时,处处是育人之处”的良好局面。

    二是坚持以“敬业深化专业,激情调动才情”为驱动。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和校长的办学治校能力,永远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关键,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学院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实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与“教书育人能力提升”双驱动,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三是坚持以“理想指导念想,集体提升个体”为支撑。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努力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工作与家庭、本职工作与业余事务之间的关系,将事业重心放在教育教学上,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团结协作。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提升教学质量、服务广大师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2022年以来,学院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福建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180余次,各级网络媒体总流量超过1.5亿次。2024年,学院党委被中共泉州市委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实施赛教融合促学,以承办技能大赛和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大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提升教师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学生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118个。2023年11月,学生李玉等四人团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金融”赛项一等奖,成为创校以来首个国赛一等奖,也是福建省在该赛项取得的首个一等奖。


    人物名片

    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创新视角下的高职教育管理》《陶瓷文化研究:以德化陶瓷为例》《握别青春》等书5部,曾获“福建发展研究奖一等奖”“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等。





    以群建院



    以人才链对接产业链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黄敬前




    专业设置及建设是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工程。基于职业教育的属性,要求我们要自觉地精准对接社会需求,对接未来学生的工作岗位群,并以岗位群来设置专业群。2022年以来,我们在深入研讨和广泛听取省内外职业教育名校长、名师建议的基础上,“以群建院”优化专业布局,建设了电子商务、财经管理、人工智能、艺术设计、交通服务和金融服务与管理6个专业群,并将专业总数控制在30个左右,构建起与福建和泉州现代产业新体系和“四大经济”相契合的专业结构,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有效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近年来学院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研,通过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等途径,加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学院要求所有的年轻教师至少参加一次校级的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通过比赛来提高和检阅教师对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的理解,推动‘三教’改革。”此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采取团队合作的教学组织新方式、行动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新模式,建设省级、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目前,学院已有电子商务专业群、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和会计专业群等三个省级教师创新团队,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2人,2023年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

    以人才链对接产业链,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近年来,我院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不断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泉州中小企业居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量大,职业教育是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与泉州产业链的需求相适应。”放眼未来,在巩固规模的基础上,学院重在提优培质,将对标全国高水平职业院校,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领域领跑,至2025年努力建成一所面向福建、辐射全国,聚焦新商科与制造服务业,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福建知名的万人高职院校。


    人物名片

    管理学博士,研究员,先后完成20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在《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系统工程》等杂志上发表20多篇论文,多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或省优秀社科成果奖。



    “让孩子们出去后能够就业谋生”



    福建省职业院校(高职)名师 熊毅




    我院近年来创新出多种教育方式包括“师徒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着力打造更加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带动师生共同成长。

    所谓“师徒制”,是师傅和徒弟之间签订协议,让徒弟认师傅、认传承,同时让师傅发挥职业精神,更用心地带徒弟,从而做好教师队伍的传帮带,让新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这种模式是学院近年来一种重要的教师培养方式。“几年前,和我签订了协议的几名教师都成长得很快,有的早在2019年,就被评为泉州市第四层次人才了。”

    所谓“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学院响应国家倡导,通过教师之间强强联合、抱团发展,提升创新和研发能力的一种做法。几年前,我曾经作为福建省电子商务教学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汇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等专业的十几名师资力量,与安踏集团进行了深度的物流科研合作。“我们的学生每年会有200多人来到安踏集团的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学践和提高,这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紧密地贴合泉州的产业实践,该项目的理论成果后来获得了福建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我们办学的目的,就是要在强师资的基础上,为泉州、为全国培养更多熟练型的产业人才,让孩子们出去后能够充分就业、谋生,自食其力,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一种本怀。


    人物名片

    教务处处长、教授,高级“双师型”教师,福建省名师、福建省创业导师,曾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高职校长高峰论坛案例评选三等奖等。2023年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教“三名”计划名师福建省共6人,泉州唯一。


    教师要率先践行“工匠精神”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王丽芳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理念,以参加教师技能竞赛与学生技能竞赛为抓手,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教学创新能力、课程研发能力,帮助教师快速成长,推动普通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以老带新,由大赛指导经验丰富教师组成团队,指导学生技能竞赛,将赛项内容相关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政点、教学与评价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和专业资源建设,推动和催化教师专业教学改革能力。

    职业教育要为国家培养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过硬技术本领的应用型人才,抑或叫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我们要把课程教学打造成立德树人的主战场,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渗透其中,实现德育过程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真正统一。学生在技能习得的同时,学会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重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德技融合共生。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率先践行“工匠精神”,秉承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亲力亲为、追求极致。


    人物名片

    管理系教研室主任、教授,高级“双师型”教师,福建省金融服务与管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慧金融赛项“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一等奖”、“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



    构建“三阶三能”教师成长模型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带头人 黄鹏程




    管理系近年来多举措加强教师培养,获得省级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立《管理学》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获全国名师培养对象1人,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11人。

    我们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构建“三阶三能”模型,把高职智慧金融教师职业发展划分为“新手—成长—引领”三个阶段,与同花顺公司、象屿跨境电商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师提供更多实践和培训机会,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精、专业建设能力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

    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通过与同花顺、中国农业银行等龙头企业合作,为学生创建真实工作情境,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我们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推动学生“德技并修”,比如我任教的《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有效提升学生依法依规、严谨细致、勤勉求真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人物名片

    管理系副主任、教授,高级“双师型”教师,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带头人、金融经济师、职业核心能力高级指导师,主持建设省级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金融科技产业学院,获得教学能力比赛国赛二等奖、省赛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在全国性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



    静心育人 潜心教书



    福建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李小丽




    信息技术系团队积极投身“静心育人、潜心教书”育人事业,近年来,培育出8名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名市级专业带头人。我们对接产业行业,共建省级产业学院、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校内外18个实训基地、省级专业资源库2个、省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支。我们开放共享教学课程资源,其中,专业资源库访问量高达513.94万,用户数达17238人,高起点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孵化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国内第一批,省内仅2所)、华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省内唯一)、工信部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国内共49所,省内仅3所)、全国数字影视产教融合共同体等。

    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它和产业的距离紧密贴合,培养“毕业即就业,持证上岗,上岗即成手”的“德技并修”的学生,是职业教育的任务。我长期在教学一线,感触特别深的是,一些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优秀学生,常会利用空闲时间回校看望学弟学妹和老师,把他们的参赛经验无保留地分享给在校同学,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传、帮、带”。“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感动,他们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


    人物名片

    信息技术系副教授,高级“双师型”教师,福建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泉州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获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以赛促教



    锤炼教师综合能力



    福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 张嘉欣




    会审系在打造名师队伍的过程中,采用了一引二思三全四赛五产的模式。一是以我院全国样板党支部——会审系第二党支部为建设引领,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发挥师德师风的引领作用。二是立德树人,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为典范,带动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增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为指导思想,培养教师从关注教学,转变为关注育人的根本。四是以赛促教,以教促学,以学生技能竞赛、教学能力竞赛、行业赛等多种形式,锤炼教师综合能力,转化竞赛成果。五是以产学研为指导,与会计业界强企建立密切联系,为教学注入新的时代底色。

    通过各类赛项,我系师生都得到了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很快得到企业认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张哲毅,截至目前,他的企业已经累计服务过企业5000+以上,获得许多中小微企业创业者的认可和信任,这是我值得欣喜的。”


    人物名片

    会审系教师,“双师型”教师,教研室主任。福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曾荣获职业院校全国教师移动教学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1次,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7次。



    充分挖掘专业课和实训课的德育要素



    福建省职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吴小红




    慈山分院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院系内涵式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提质培优,为名师队伍打造赋能。我们坚持每年的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活动,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快院系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持续开展教师带领学生赴当地企业实践锻炼工作,服务当地产业,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环节的转化。

    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要推动学生“德技并修”,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好专业课和实训课的教学过程,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也要充分挖掘专业课和实训课的德育要素,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劳动者。比如,在教授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以实际项目《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馆VI设计》为依托,充分挖掘课堂中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以及工匠精神。


    人物名片

    慈山分院教师,“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参加2023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平面设计技术比赛获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职校教师应成德才兼备的“大先生”



    福建省十佳服装制版师 王达盈




    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成为技术精湛的专家,更应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先生”,为学生在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世方面树立榜样。以服装专业为例,我们多名骨干教师先后受聘为“柒牌”“361°”等品牌企业培训师,协助生产工艺优化、技术革新工作。

    轻工系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行动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服装专业与多家知名服装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校企一体、资源共享、产教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我们还注重教学改革,实施了基于服装设计与工艺流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轻工系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比如,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获得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组一组三等奖,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组一组一等奖。


    人物名片

    轻工系专任教师,全国服装行业技术能手,福建省十佳服装制版师,福建省经信系统服装制版技术能手,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次,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7次。



    “明商道、厚专基、精商技、强多能”



    福建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奖教师 王欣




    商务系历来重视名师队伍的培养,多措并举加大名师队伍的建设:近5年,先后引进或招聘10多位教师,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名,大部分均为研究生学历(博士2名)。近3年,系里共培养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位市级专业带头人、1位市级双师型教师,共有20多名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建设申报。

    职业教育更侧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商务系确立“明道精技”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出“明商道、厚专基、精商技、强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协同、以实锻才,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日前,商务系“花开梦想”社会实践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思想伟力”2023年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探索创新兴农方案,调研报告《“花开梦想”圆梦行动——寻总书记足迹,传改革之成就调研报告》获得全省一等奖佳绩,是福建省唯一一所荣获一等奖的高职院校。


    人物名片

    商务系教授,高级“双师型”教师,国际商务专业带头人。曾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参与课题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优秀双师型教师。




    地址:泉州市鲤城区南环路1129号 ,362000
    电话:0595-22467296(党政办)
    电话:0595-28050699、22487775(招就处)
    邮箱:qzjmxyxcb@163.com
    微信公众号